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午夜福利_欧美VA亚洲vA日韩vA_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欧洲lv_四虎免费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_16女下面流水不遮图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聚焦

藝近人和丨劇團成為戲迷的家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8-10 10:16:34 來源:人民日報

“藝近人和”

劇團成為戲迷的家(主題)


(資料圖片)

核心閱讀

蒲劇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,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在山西臨汾、運城兩地,蒲劇頗為盛行,逢年過節(jié)、廟會趕集等重要日子,唱幾出大戲必不可少。

近20年來,鹽湖區(qū)蒲劇團排了50多部戲,推出了《祝你幸?!贰缎⒆嬗菟础贰堆阐}御史》等原創(chuàng)劇目。憑借這些戲,劇團的演員們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、山西省杏花獎、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等一系列獎項。

每年的農(nóng)歷五月二十五,山西襄汾縣西街村都要舉辦關帝廟會。今年,村里請了運城市鹽湖區(qū)蒲劇團來唱戲,5天6場戲,比過年都熱鬧。

蒲劇形成于明末清初,源于晉、陜、豫交界的黃河三角洲地帶,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,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在山西臨汾、運城兩地,蒲劇頗為盛行,逢年過節(jié)、廟會趕集等重要日子,唱幾出大戲必不可少。

“從大年初一到現(xiàn)在,大家還沒休息過,10月之前都排滿了”

晚上7點,太陽的余熱還沒散去,晚霞將天空染成橘紅色。一天勞作結束,村民們搖著蒲扇,搬著馬扎,三步并作兩步往西街文化廣場涌去,想搶占個好位置。

廣場一處民房的磚墻上,張貼著一張紅紙演出布告,劇目是《大明廉吏曹于汴》。不少村民都是來看這出戲的主角——運城市鹽湖區(qū)蒲劇團團長、中國戲劇梅花獎演員孔向東。

這部戲有段時間沒演了,孔向東和大家一大早就開始排練。這會兒,他正在后臺換裝,水衣、胖襖、蟒袍,一層層穿下來,還沒登臺,額頭上已經(jīng)沁出一層汗?!敖裉?場戲要換8次衣服,三伏天唱戲就像蒸桑拿。”他笑著說。

晚上8點,好戲開場,慷慨激昂的唱腔讓人聽得過癮。兩個半小時的演出,臺下不時爆發(fā)出熱烈掌聲。

演出結束已近晚上11點,劇團就近住在村里的小學。被褥鋪在教室地板上,就是一張簡易的床。這次比較幸運,房間里有空調(diào),大家可以睡個好覺了。

第二天一早,孔向東便接到演出邀約電話,翻了翻日歷,實在排不開?!皬拇竽瓿跻坏浆F(xiàn)在,大家還沒休息過,10月之前都排滿了?!彼f。

運城是有名的“戲窩子”,這里的百姓愛聽戲,也愛唱戲,不少村子都有古戲臺。送戲下鄉(xiāng)加上商演,鹽湖區(qū)蒲劇團一年要演出400多場,95%在農(nóng)村。

“我們要把最好的劇目、最精彩的演出送到鄉(xiāng)間去,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聽到好戲?!笨紫驏|說,這是一個基層劇團的使命。

今年4月的一天,聽說孔向東要來唱戲,87歲的解大爺和老伴騎了十幾公里電動車從別的鄉(xiāng)鎮(zhèn)趕來。他們帶著干糧和水,看了上午場,又看夜間場,在村里待了整整一天。

“老鄉(xiāng)的口碑是最珍貴的獎杯。不好好唱戲,對得起這些老鄉(xiāng)嗎?”演出結束,孔向東特地加了一段《清風亭》片段,這是他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劇目,老鄉(xiāng)們每次都聽得如癡如醉。

不管酷暑三夏還是數(shù)九寒冬,不管是在劇院舞臺還是山間僻壤,劇團演出都不惜力氣、不打折扣。一年冬天,劇團演出《三別牛背梁》,當天下了很大的雪,演員們穿著單衣,臺下只有十幾個觀眾,大家一樣認真唱到最后。

“接地氣”,這是當?shù)匕傩諏紫驏|和鹽湖區(qū)蒲劇團的一致評價。有一次,一名觀眾找到孔向東,說他的母親80多歲了,過生日想聽戲,但是行動不便??紫驏|便開車去他家,當面給老人唱了一段。為了讓更多老人看到戲,鹽湖區(qū)蒲劇團還經(jīng)常去敬老院慰問演出。

多年下鄉(xiāng)演出,鹽湖區(qū)蒲劇團與廣大戲迷結下深厚情誼?!懊看蜗锣l(xiāng),鄉(xiāng)親們總是高接遠送,不是親人勝似親人?!笨紫驏|說。

“改編傳統(tǒng)戲,不能照葫蘆畫瓢,必須要讓觀眾看到新東西”

鹽湖區(qū)蒲劇團前身是成立于1962年的運城縣蒲劇團,由原晉南戲曲學校首屆畢業(yè)生組建而成,百姓親切地稱之為“運城娃娃戲”。

這樣一批英姿勃發(fā)的青年亮相舞臺,曾在當?shù)匾鸩恍∞Z動。一次演出散場后,因擁擠而丟失的鞋子就收集了一大堆,觀眾的看戲熱情可見一斑。

曾有一段時間,戲曲市場受到?jīng)_擊,加上劇團管理經(jīng)營不善,一場戲報價三五百元都沒人看。主要演員有的調(diào)走,有的停薪留職,戲都沒法排。2003年,31歲的孔向東“臨危受命”,成為鹽湖區(qū)蒲劇團團長。

在鹽湖區(qū)政府的支持下,劇團招聘優(yōu)秀演員,重新組建隊伍。那時候,辦公樓還在修建,劇團就駐扎在鹽湖區(qū)西留村,演員住在村民家中,甚至戲臺耳房也住進了人。

在孔向東看來,好劇目是劇團生存發(fā)展的命根子,必須排好戲、出精品。劇團一邊恢復、移植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劇目,一邊打造新創(chuàng)劇目?!案木巶鹘y(tǒng)戲,不能照葫蘆畫瓢,必須要讓觀眾看到新東西。”孔向東說。2004年,劇團改編《趙氏孤兒》,邀請了專業(yè)的燈光和舞美設計團隊,這對省級院團來說可能是常規(guī)操作,但在當?shù)氐目h級團里還是獨一份。

“那時候,大家心里鉚著一股勁?!笨紫驏|帶領劇團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打磨了幾本傳統(tǒng)大戲和一批折子戲,開始下鄉(xiāng)演出,3個月演了150余場。不到一年,演出收入增加了很多。

近20年來,鹽湖區(qū)蒲劇團排了50多部戲,推出了《祝你幸?!贰缎⒆嬗菟础贰堆阐}御史》等原創(chuàng)劇目。憑借這些戲,劇團的演員們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、山西省杏花獎、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等一系列獎項。

只有多推新人,劇團才能永葆活力。去年,劇團為青年演員排練了大型傳統(tǒng)戲《麟骨床》。這是上世紀70年代末老中青三代蒲劇藝術家改編創(chuàng)作的經(jīng)典劇目,有深厚的群眾基礎。青年演員薛琳飾演女主角牛文嫣。這是一個反面人物,一共10場戲,從唱腔、道白到表演都極為吃重。為了順利完成,薛琳每天排練十幾個小時。20歲第一次登臺時,薛琳曾緊張到忘詞。用了18年時間,從演折子戲再到五六部本戲的主演,她已經(jīng)能獨當一面。

41歲的周小平也是劇團的中堅力量。他從小跟著爺爺看戲,“天天守著家里的廣播匣聽戲,五歲聽的戲,現(xiàn)在都能記得?!背踔挟厴I(yè)后,周小平去劇團跑了五年龍?zhí)?,之后考進藝校。他天生嗓子好,是唱須生的料。2005年,孔向東到藝校挑人,一下就選中了他。這些年,從市里到省里,周小平獲了不少榮譽,他主演的《蘆花》《孫安動本》《販馬》也有了許多戲迷。

現(xiàn)在,鹽湖區(qū)蒲劇團有80多人,平均年齡40歲左右,老中青三代不斷檔。還有幾個十四五歲的學生在團里鍛煉學習,他們每天雷打不動堅持練功,期待著能早日登臺。

運城市13個區(qū)縣都成立了戲迷協(xié)會,他們也排戲和下鄉(xiāng)演出

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蒲劇、喜歡蒲劇,孔向東開通了“東方有戲”抖音賬號,4年發(fā)布了900多個短視頻,還定期推出直播訪談節(jié)目。53歲的薛吉孟便是一名忠實粉絲。

薛吉孟年輕時離家闖蕩,“北漂”的日子里,在網(wǎng)絡直播間聽蒲劇成為他的精神依托,“最多的時候幾百人同時在線,我跟孔團長就是在網(wǎng)上認識的,他跟大家分享過不少戲曲知識?!焙髞?,只要鹽湖區(qū)蒲劇團有大型演出和活動,薛吉孟都會回來支持,“劇團就是我和家鄉(xiāng)的紐帶?!?/p>

今年7月,27歲的外國博士生伊來到中國采風,為他的研究課題《中國戲曲文化》尋找研究案例。薛吉孟帶他看了一場鹽湖區(qū)蒲劇團的演出。

“你能看懂今天的戲叫什么名字嗎?”

“《火焰駒》!”

“那你能說出里面的幾段戲嗎?”

“賣水、表花、打路……”

臺上,伊來與孔向東對答如流,還有模有樣地學唱了兩句,引得臺下觀眾連連叫好?!斑@是我第一次聽蒲劇,也是第一次在村子里看戲。之前了解京劇多一些,這次我迷上了中國的地方戲!”伊來說。

邀請戲迷上臺互動是鹽湖區(qū)蒲劇團的傳統(tǒng)。12年前,也是在這樣一個場合,運城市民邵雪愛上臺唱了幾句《空城計》,從此便一發(fā)不可收拾,“臺下觀眾滿滿的,還有樂隊給我伴奏,戲癮一下子就被勾起來了。”那時,邵雪愛退休不久,有時間有精力,她便與一些戲迷朋友正兒八經(jīng)地排起戲來,“每天高高喊上幾嗓子,美得很,退休生活都有了奔頭!”

邵雪愛排的第一部戲是《清風亭》?!翱讏F長能不能來指導我們一次?”邵雪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聯(lián)系了孔向東。沒想到,孔向東不僅帶來劇本、譜子,還把之前的導演請了過來。

戲迷有需要,鹽湖區(qū)蒲劇團從不怕麻煩。2020年,鹽湖區(qū)成立戲迷協(xié)會,遲遲找不到能容下300人的場地。最后,劇團提供了場地,還給大家張羅飯?!皠F就像我們戲迷的家?!鄙垩圻B連稱贊。

現(xiàn)在,邵雪愛是運城市劇協(xié)戲迷協(xié)會的會長。如今,運城市13個區(qū)縣都成立了戲迷協(xié)會,他們也排戲和下鄉(xiāng)演出??紫驏|經(jīng)常跟大家聚在一起交流,“有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,相信蒲劇藝術之花會在更廣闊的天地綻放。”(付明麗)

關鍵詞: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藝術網(wǎng) 版權所有  備案號:滬ICP備2023005074號-40   聯(lián)系郵箱:5 85 59 73 @qq.com